Open login
close
登入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發展處
Username
Password
登入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發展處
home
Google Search
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
登入
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
:::
首頁
|
學校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MENU
關於本處
組織架構
組織執掌
最新消息
研究計畫及學術倫理
科技部研究計畫
研究獎助生
學術倫理
獎勵補助
教師學術與出國相關補助
學生相關補助
各項獎勵與補助名單
國際交流
姊妹校
姊妹校資料檢索
國際短期課程
姊妹校課程一覽
姊妹校研習團
寒暑期活動
海外實地學習
海外實地學習資料庫
因公出國報告專區
訪問學者
外賓來訪
國際事務組電子報
海外人才經驗分享及國際連結計畫
學生專區
國際學位生
招生資訊 (新生說明會, 註冊, 宿舍, 華語課程, 選課)
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申請與展延
工作許可證申請
獎學金申請
學雜費資訊
保險
相關表單下載
國際交換學生
招生資訊
住宿資訊
學籍與課程 (課程、雜費、延長或縮短交換期程、離校)
校園生活 (註冊、簽證、保險與健康檢查、銀行資訊、華語課程、迎新、接機)
學習/生活學伴
相關表單下載
碩士雙聯學位計畫
出國交換學生
各國語言能力程度對照表
姊妹校資源及住宿資訊
學分抵免
心得分享
常見問題
校園活動
外籍師生心得分享
國際學生文化交流社
外籍生活動
外籍生相關連結
常見問題
教育部學海計畫
學海飛颺
學海惜珠
學海築夢
新南向學海築夢
常見問題
產學合作及專利
產學合作
產學合作資料庫
專利
專利公告
No.90 創夢空間
多元實務升等
多元升等資源平台
職涯發展
系所職涯就業資訊
教育學院
人文藝術學院
理學院
職涯導師與諮詢專區
畢業生離校問卷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
就業調查報告
教學實踐研究
教學實踐與創新期刊
本校獲教育部補助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資料庫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學校計畫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網站
教學實踐研究參考資源
活動及紀錄
活動照片
影片專區
會議紀錄
研發處統計資料
校外專業實習專區
各學期開課表
專業實習法規
表單下載
NTUE 校園創業競賽
法規及申請表
綜合企劃組
國際事務組
產學合作與職涯發展組
常見問題
防疫專區
相關日程公告
防疫注意事項
:::
首頁
學生專區
出國交換學生
心得分享
:::
出國交換學生
各國語言能力程度對照表
姊妹校資源及住宿資訊
學分抵免
心得分享
常見問題
瀏覽人次:
4499
心得分享
歷年出國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請點選)
---
109學年度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學士班
趙維萱
交換國家/捷克奧斯特拉瓦大學
University of Ostrava
維萱是109學年度學海飛颺受獎生,2020.09月前往捷克交換一年。在疫情重創全球、各國紛紛拉起封鎖線的情況下,她是如何度過這特別的一年呢? 快來看她在捷克的心得分享吧!
109學年度 教育學系 學士班
柯欣妤
交換國家/德國斯瓦本格明德教育大學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chwaebisch Gmuend
欣妤是109學年度學海飛颺受獎生,於2021.04月飛往德國交換一學期。2021.06月國際組辦理「交換生心得分享座談會」時,她甚至特地早起跨國連線,和大家分享在德國學生宿舍的第一手情報。嚮往德國交換的你,千萬不能錯過欣妤的分享~
108學年度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碩士班
林逸婷
交換國家/法國居斯塔夫艾菲爾大學
Université Gustave Eiffel
逸婷是108學年度學海飛颺受獎生,於2019.08月前往法國居斯塔夫艾菲爾大學(原:巴黎東部馬恩河谷大學)交換。原預計交換期程至2020.8月回國,但因疫情喊停。她藉由影片、心得分享她在法國的學習和生活,同學可以藉由逸婷的影片了解更多有關法國的生活~
108學年度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碩士班
吳晨暄
交換國家/瑞士琉森教育大學
Univers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Lucerne
晨暄是獲108學年度教育部學海飛颺受獎生,今年三月前往瑞士原預計交換半年,但因為疫情緣故提早回台。
同學藉由心得、照片,來跟我們分享她在瑞士的生活~
晨暄心得內文:
申請到2020年交換計畫的學生,肯定能擁有一段難忘的經驗;儘管被疫情追著跑,滿懷期待的出國、幾經波哲的回到台灣,在瑞士生活的一小段日子,仍讓我感到滿載而歸。
大學二年級時,曾經趁著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報名英國倫敦藝術大學設計課程的暑期班,那段獨自在國外生活的日子,大大改變我的生活經驗與看世界的角度,我也因此有夢想著有一天要再次出國學習。考上研究所後,得知國北教有與外國姊妹校交換的機會,儘管我已經是碩士生,還是希望能夠在駝著畢業論文的壓力之下,替自己爭取追夢的機會。當我在概覽姊妹校資訊時,很幸運地發現瑞士琉森教育大學的教學規劃與課程綱要特別吸引我,瑞士多元共榮、舒適清幽總總特點,讓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它作為我的交換首選。
在瑞士求學的過程中,每天都有新奇有趣的收穫與發現,而其中班級經營課程中帶的暖身小活動orange game大大啟發了我。在進行活動時,老師發下眼罩並讓我們戴上,使全班同學呈現蒙眼狀態,爾後發下橘子讓每位學生用觸覺的方式感受自己橘子的形狀、大小、重量等等。一段時間之後,老師將橘子收齊並再次發下,以輪圈的方式要學生從橘子們當中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那顆橘子。透過這個活動,老師將橘子比擬成學生,希望強調孩子們的各殊性,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獨一無二,也希望老師在教育上,能夠因材施教,並且珍惜、善用每位學生的特別。
因為時間短暫的關係,交換課程的具體效益在知識層面較難體現,然而我認為最棒的一點就是在課堂討論時,可以與來自完全不同背景的人交換意見、做想法上的交換,時常在過程中感受到文化差異之下的衝擊,有種脫離舒適圈與同溫層的提升感。
107學年度 兒童英語教育學系 學士班
張若珉
交換國家/馬來西亞拉曼大學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若珉是獲107學年度教育部學海飛颺受獎生,於2018年末前往馬來西亞交換,並藉由照片、心得,來分享他在馬來西亞的生活~
若珉心得內文:
2018
年年底,我來到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遊戲研究學系,透過校內學習、校外探索,以及與同儕活動,我度過了一段精彩又收穫良多的交換生活。
拉曼大學是在馬來西亞國内排行第二名的著名大學,設有創意產業學院在遊戲產業上能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我在學校除了學習
3D
建模、遊戲賞析等課程之外,也能透過與同學交流、參加系上講座等方式從更多面向瞭解遊戲產業。在拉曼大學上課除了學習到課程上的專業知識,更讓我學到活用資源自主學習以及學術研究上所需的討論方式。
馬來西亞深具文化多樣性的美食讓我難以忘懷。在街坊上,時常能看到一個個「檔(ㄉㄤ
ˋ
)」(小吃攤販)聚集。這是被稱為「排檔」的餐飲場所,能找到各式各樣既便宜又好吃的當地美食。菜單通常會附上中文或英文,有時還會附上圖片與代號,因此不太需要擔心語言不通。而點飲料的話,則會因為沒有菜單而需要多費點心思學習各種飲料的說法。舉例而言,點奶茶要說「
teh
」
,
點咖啡要説「
kopi
」。點菜以及飲料是我在馬來西亞學習當地用語的主要動力,只能說「吃飯皇帝大」這句話一點也不假。由其他交換生還有拉曼大學的學伴組成的團體,以及遊戲研究學系上的同學是我在馬來西亞的這段時光中互動最頻繁的兩個團體,交到了很多朋友不但使得國外生活不再孤單,更能一起出去遊玩探索馬來西亞風情。拉曼大學的學伴們不僅會幫助交換生解決生活上的困擾,同時也熱心的自發許多活動讓交換生參與,更會為我們導覽。例如檳城四天三夜之旅,經歷了在農村騎腳踏車、乘纜車上升旗山等,活動豐富又令人難忘。學伴們在國民外交上做了良好示範,也讓我對這片土地的風光有更加深刻的感觸。
遊戲研究學系的學生都熱情友善,同學們也時常在下課後和我相約去吃飯,不僅可以增進情誼,也可以熟悉學校附近有什麼美食。面臨校園文化不同而產生的難關,也能透過他們的幫助解決。例如,系上會要求使用光碟片繳交作業。我的筆記型電腦没有燒錄光碟的功能,但可以向同學借燒錄機,也得知一般文具店就可以買到光碟片,也可以在店裡進行燒錄。
馬來西亞的交換生活讓我在各方面都獲得許多的成長,因此我也鼓勵身邊的人把握交換的機會。即便期程結束,在這段時光中經歷過的風光、學到的種種,依然會對往後的人生中有所助益,留下不會被抹滅的光彩。
108學年度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學士班
陳欣怡
交換國家/瑞士蘇黎世教育大學
University of Zurich
欣怡於107學年度前往瑞士交換一個學期,並藉由照片、心得,來分享他在瑞士的生活~
欣怡心得內文:
蘇黎世教育大學成立於西元2002年,坐落於瑞士的第一大城蘇黎世市中心,交通便利、資源豐富、設備新穎。由三個主建築構成,占地不大,約4,230名師生。主要教學語言為瑞士德語,培育從幼兒園至高中的師資,上課方式如同瑞士其他層級的教育,不同於臺灣的單向教學,鼓勵學生隨時大量表達想法。老師經常將同學分成小組交換意見,輪流發表討論結果。每門課人數不超過25人,老師較容易掌握學生個別狀況,也有較多分享時間。其他交換學生來自歐洲及中國,每一堂課都融合了多國文化,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文化與思維,訓練邏輯思考、快速反應能力。
在課程中,我們從文學、藝術、戲劇、校外教學等面向深入認識瑞士。在培養表達能力的課程中,我們學到運用表情、肢體、聲音、環境等元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多元文化教育的課堂上,老師向我們介紹豐富的紙本與網路教學資源,鼓勵我們將多元文化差異轉化為教學資源,而非視為阻礙。分組活動中,與七個不同國籍同學的合作,讓我學習不以自己的標準評斷他人,接納多彩多姿的世界。
四個月的交換期間,多虧蘇黎世教育大學轉介,我得以住在寄宿家庭中。接待者是六十多歲的爺爺奶奶,兒女均已離家在外工作,家中有充裕的空間招待客人。實際和瑞士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讓我有絕佳的文化體驗機會,並省去許
多生活瑣事的麻煩,比如洗衣。寄宿家庭非常友善熱情,為我烹煮瑞士傳統美食,也大方嘗試我煮的臺灣佳餚。陪同寄宿家庭至超市採購,讓我認識到因為氣候等差異與臺灣迥然不同的生活型態。假日時,他們會帶我去其他小鎮遊玩,或是附近的保齡球館運動。交換期間適逢我的生日,爺爺奶奶不但贈送禮物,還烘焙蛋糕慶祝。除了在蘇黎世教育大學的學習,和寄宿家庭生活的美好經驗,是我這次交換最大的收獲。
108學年度 音樂學系 學士班
簡志行
交換國家/日本千葉大學Chiba University
在校主修聲樂及音樂教育的志行~
分享他於千葉大學交換的學習心得
希望能夠透過更多元的角度,為學生帶來活潑有趣的音樂課。「成為一位成功聲樂家及音樂教育家」,是我目前努力的目標。
我本科專業是聲樂及音樂教育,所
以我對於日本的音樂教育非常地感興趣。千葉大學在日本全國排名屬於前段大學,不僅科系眾多,對於中小學教師訓練方面也非常完善。他們與臺灣不同的是,臺灣將教育和系上專業科目結合,而千葉大學則將各種
專業科目分成教育學部旗下的選修,稱為「小学校教員養成課程の選修」,讓學生可更深入的學習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及教學法,這也是我選擇千葉大學的原因之一。
108學年度 文產系 學士班
詹宜澄
交換國家/西班牙穆爾西亞聖安東尼奧天主教大學UCAM Catholic University of Murcia
目前就讀於
文
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四年級的宜澄,於大三升大四時出國前往西班牙交換~她分享了她於西班牙的心得~
當初會想要申請交換計畫是因為十分嚮往在國外生活的環境,因此透過交換計畫實現自己小小的夢想。因為我本身不是念教育相關的內容,因此大三之前在瀏覽其他姊妹校時,對於主要是教育學院作為交換學校的計畫較為沒有興趣,直到大三時學校和西班牙UCAM大學簽訂成為姊妹校,這所大學的科系相較其他所學校更為多元一些,因此我選定了該校的現代語言學系作為就讀目標,也非常幸運成為本校第一屆前往UCAM交換的學生。
歷年出國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請點選)
---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交換學生分享會 (歡迎
點選下方各校分享)
日本京都產業大學
瑞士蘇黎世教育大學
德國柏林愛麗絲沙羅蒙大學
韓國大邱教育大學
德國施瓦本格明德教育大學
Tweet